哪吒票房破7億,最燃國漫周邊遭吐槽
“我命由我不由天!打破成見,做自己的英雄”突破經典的國漫電影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于7月26日全國公映。從點映開始積累的好口碑迅速發酵,在公映期間全線爆發,經歷首個周末后,票房就已經驚人的突破7億,成為今年暑期最值得期待的電影。
據貓眼娛樂數據顯示,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已經打破多個記錄,包括動畫電影首日最高票房紀錄、動畫電影最快破億紀錄、動漫電影最高單日票房記錄、國產動畫電影單周票房新紀錄等。目前已經成為票房排名第二的國產動畫電影,并可能很快就超越排名第一的《大圣歸來》(9.57億元)。
影片對中國神話中傳統的哪吒形象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故事性改編,講述了哪吒生而為魔、逆天不認命、打破一切是非定義的成長故事。幼年時的哪吒活躍可愛、搞怪丑萌,自命不煩對抗整個世界;覺醒后的帥哪吒腳踩風火輪,邪魅沖天的犀利眼神盡顯不羈無畏。
作為首部在IMAX影院上映的國產動畫電影,《哪吒》由光線傳媒彩條屋影業、可可豆動畫和十月文化聯合推出。這三大影業的動畫代表作分別是《大魚海棠》、《打,打個大西瓜》和《大圣歸來》。
影片在貓眼、豆瓣上的評分分別為9.7分、8.7分,票房與口碑雙獲豐收。80后動畫導演餃子曾向媒體表示,影片歷經兩年劇本打磨、三年制作,由60多家制作團隊、1600多位制作人員參與。全片特效鏡頭占了近80%,由全國20多家特效團隊制作完成。
近年的國漫電影中,前有《大圣歸來》、《大魚海棠》、《白蛇緣起》等幾部經典之作,作為非低幼年齡向的國產動漫崛起標志,而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的破竹之勢有望樹立國漫大電影的新里程碑。
動畫大電影我國票房排名
(截至2019.7.23)
但里程碑的意義更大在于電影本身,在周邊衍生品布局上,《哪吒》相對之前的國產動畫電影,卻出現了保守勢態。
據了解,目前《哪吒》的官方正版周邊僅在摩點眾籌啟動,并于7月28日晚8點開始正式征集,3個小時就已經籌集30萬元。
但本次《哪吒》正版周邊開啟的眾籌周邊非常常規,僅包括徽章、掛件、鑰匙扣、立牌、膠條等產品。
甚至,兩套海報也成為周邊眾籌產品之一。
這樣的周邊布局和產品線,引發了粉絲的集體吐槽。
評論甚至還直接cue淘寶。
而機智敏捷如淘寶,電影剛上映兩天,就已經上線了大量相關周邊,產品主要集中在T恤衫和手機殼這兩大品類。雖然仍然為常規的品類,但相對正版眾籌產品,已經相對硬核。
對于粉絲都殷切盼望的手辦品類周邊,本次眾籌中沒有發布相關項目,且因為行業技術門檻,淘寶上也罕見相關手辦產品。
經歷這幾年市場磨練之后,國產電影的授權產品布局意識開始覺醒。從2015年《大圣歸來》電影爆款而市場無正版授權周邊可買,片方緊急開發,到2016年《大魚海棠》早早做好準備,眾多產品與電影同期上線,到2017年投資方光線傳媒對《大護法》的授權同樣前期就布好了局。從這個發展軌跡來看,中國動畫電影公司一直在成長和進步。(參考閱讀:大圣大魚大護法,看國產動畫電影的授權之路)
但據業內人士透露,IP授權對于國產電影來說仍然屬于費力不討好的業務板塊,電影公司仍然把票房當成第一重要的收入來源,并且占比極高;對于IP授權,發展積極性仍在培養期。
縱觀娛樂業務成熟的美國市場,據公開數據統計,2016年好萊塢影視衍生品收入超兩倍票房,IP有多種變現渠道,包括家庭錄像帶、電視授權、網絡視頻授權、授權商品銷售、付費觀看、航班付費觀看等。
美國好萊塢電影發行商收入構成
(單位:10億美元)
數據來源:中國產業網
另據好萊塢統計,迪士尼旗下著名的《星球大戰》大電影,共有八部,累計票房88億美元,然而其授權衍生品已經達到316億美元,包括錄像帶、DVD、圖書、電子游戲和玩具等。
成熟健康的娛樂IP,更為注重多方面的授權衍生布局。相比之下,中國影視仍然主要依靠票房單一收入來源,票房若好,就大賺一筆,若不好,則血本無歸。但電影上映畢竟有周期和時效性,再大賣的電影,也有上映期限。
而作為IP授權的產品布局,一來可以跳出內容播出或上映的時間限制,持續為片方帶來收入和IP影響力,二來則可以更為長久和高粘度的連接粉絲和IP之間的聯系,尤其對尚在成長期的國漫來說,粉絲的支持和粘度更為珍貴。
我們如粉絲般支持和期待,國漫IP授權能做到和票房收入齊駕并驅的收入來源,國產動漫電影從單一化向多元化發展。燃!然而期待更燃!
一站精準對接1000+國內外知名IP
@第十三屆CLE中國授權展
上海,10月16-18日,
精彩不斷,不見不散!
掃描二維碼預登記參觀中國授權展